为什么目前很难走出大牛市呢?
发布时间:2019-2-18 11:18阅读:882
中国股市发展史虽然不长,但是辛酸泪源远流长,其实老股民都很清楚十年以前股市千股跌停很难出现,以前亏损了可以慢慢返回本金,可去年千股跌停成为了家常便饭,股民的血泪不知道从何说起、更不知道向谁诉说?前途迷茫、方向渺茫、圈钱永远没完没了,当然以后实在走不下去政策上就不得不改,可等到不得不改的时候所有投资者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即使近两年股市大跌之后的代价也是十分惨烈的,下面是李志林教授文章中的统计数据:从2016年以来,搞史无前例的扩容大跃进,发行新股近900只,融资不过五六千亿,但数倍于新股首发募资几倍的大小非减持,造成了供严重大于求,对市场存量资金竭泽而渔,估值和价值中枢崩塌,股价像压缩饼干那样地不断创新低,使一度达到75万亿的A股市值,如今萎缩到45万亿以下。30万亿的国有资产和民有资产被蒸发。尤其去年以来绝大部分股票在熔断暴跌之后,再跌掉50%的股票比比皆是,如此惨不忍睹惨状在10月19日之后虽然没有继续恶化,但判断摆脱困境还没有确定!
放缓IPO发行才能稳定市场,要不然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这样的话管理层前期努力打水漂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管理层为了稳住市场可谓煞费苦心,证监会易帅好不容易反弹不能葬送掉,管理层还是要解决核心问题,要不给大家来点真诚利好,譬如取消红利税、降低印花税之类,总是发布隔靴搔痒的口水仗其实存在忽悠成分,盘面上本周指数连续杀跌让投资者感觉危机四伏,究其原因主要是核心问题没有解决,目前市场的核心就是新股发行机制不合理,由此导致正常融资渠道偏离轨道偏向了圈钱行为,在利益熏心诱导之下谁不想到市场分一杯羹?如此恶性循环之下促使各地政府纷纷争取上市名额,去年下半年山东省政府发文争取四年再上100只新股,如此下去股市能好吗?所以保护自己还是要依靠自己,别人的话、忽悠绝对不能相信,时间会证明都是错误的,血淋淋教训深刻,新股发行常态化就不能改一改吗?科创板排队的公司上千,注册制了圈钱更容易。
对于周五大跌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于猜想周末公布什么利好消息是幻想,如果没有的话下周或还有一跌,目前最担心的是仓位重的投资者,隔夜欧美市场全线大涨,特别是美股道琼斯出现飙升,目前来说消息平静,周五公布经济数据良好,新增贷款创记录,大水漫灌情况下后市继续反弹,大盘尚有一线生机,IPO提速对股市大盘走势带来些许不利因素;但从长远看,上市企业越多,资本市场的盘子越大,广大投资者就更有投资机会,参与分享经济红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可让民众形成长久投资期许效应。再次,中国股市设立的初衷和存在下去的最大理由是能够为企业融资、进行股权交易。在中国经济进行重大转型的今天,更多企业IPO上市融资其实也是大势所趋。作为广大投资者,应对此予以理解和支持。
许多企业为什么要削尖脑袋上市?根源就是圈钱太容易了,如果大股东不能随意减持,许多企业还会花费昂贵的通路费上市吗?我认为绝对不会!如此就形成正常融资渠道,让谋求发展的企业正常融资不就可以促进新鲜血液循环?当前游戏规则难怪使得王中军曾经振振有词说过不减持才是傻瓜,是呀,游戏规则允许为何不能减?这个问题就在核心点上了,为什么明明知道这里有漏洞却不堵住?这就是利益链问题;作为一个企业他们的想法就是老子上市就是为了圈钱,而且以前一直是这样做的,把公司带上市,趁着高位减持,大赚一把,然后拍拍屁股走人。老子的钱包满了,他们才不会管股市跌不跌、股民亏不亏,你们爱咋地咋地,这样的想法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在如此直白而简单的欲望面前,我们并不能渴求大股东做些什么,只有要求他们要到合法合规。我一直提倡大小非解禁推迟到10年之后实施,十年之后还要按25%比例逐步兑现,同时让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广大股民共进退,让真正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公司融资,总的来说资本市场不能成为少数人致富场所!而是应该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应该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的功能,中国股市必须走上健康才有出路。
综合来看,市场最困难的时间并没有过去,如果继续实施目前的融资政策,市场恐怕很难走出大牛市,更不能指望像美国一样的大牛市,只有限制大小非清仓式减持,实施退市政策等等有利于市场向好,另外技术上月线突破30月均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