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朵金花”齐绽放!衍生品市场迈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9-1-29 17:44阅读:434
1月28日,农历小年,我国期货市场喜气洋洋。天然橡胶期权、棉花期权、玉米期权分别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同时推出。
“三朵金花”同步绽放,标志着我国期权市场扩容时代到来,相关产业链进入风险管理新阶段,也表明我国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货与衍生品市场迈入发展快车道。之前,我国已推出豆粕期权、白糖期权和铜期权。
棉花期权:服务棉花目标价格改革
1月28日,棉花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棉花是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材料。2004年6月,为服务棉花流通体制改革,郑商所上市了棉花期货。 棉花期货上市以来,市场功能发挥充分,棉花期货价格权威性不断增强,逐步成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国内外棉花贸易的重要参考依据,为棉纺织企业和广大棉农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于稳定棉花生产、提升棉花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棉花期货运行的良好基础,为棉花期权的推出,夯实了底子。
专家表示,棉花价格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产量、进出口量、储备、国际棉价、汇率、下游纺织需求、化纤替代及国内政策等。棉花价格波动频繁,产业链相关主体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需求。目前,棉花期货的法人客户持仓占比约为51%,在郑商所农产品期货中处于首位。这不仅体现了广泛的产业参与度,也表明棉花产业链避险需求较为强烈。
2014年,国家开始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为服务目标价格改革,郑商所在新疆设立棉花期货交割仓库,并将棉花期货基准交割地由内地调整至新疆,进一步巩固了新疆棉花主产区优势。此次呼应市场需求,推出棉花期权。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王建红表示,棉花期权在套保成本、资金管理和套保策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国棉花生产与流通经营规模小,资金压力大,抗风险能力弱,更加需要利用期权管理风险,灵活控制套保成本。
证监会期货部主任罗红生表示,棉花期权上市后,棉花期货、期权、保险等金融工具相互配合,对深化目标价格改革、探索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棉花现货产业的人士表示,开展棉花期权交易,可引导棉农参与棉花期权套期保值,基于棉花期权开展价格或收入保险试点,在政策保障之外,进一步提供市场化保障,提高棉农市场化管理价格风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棉花目标价格改革。
天然橡胶和玉米期权:补齐风险转移拼图
28日上午9时,全球首个天然橡胶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近年,天然橡胶价格波动较为剧烈,产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需求巨大而迫切。另一方面,我国天然橡胶期货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在橡胶主产地云南和海南,当地橡胶厂向胶农收胶,都以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前一天的收盘价为基准,期货价格已成为国内现货市场的定价参考基准。201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期货成交规模稳居全球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第一,为天然橡胶产业套期保值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有效有效发挥了套期保值功能。
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副会长郑文荣表示,推出天然橡胶期权,进一步完善了期货市场功能,满足了企业精细化、多元化需求,是服务产业链中广大企业的又一重要举措,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期待。
从国际市场看,天然橡胶尚无场内期权产品。上市天然橡胶场内期权将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创新。由于东南亚国家是天然橡胶主产区,也是重要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天胶期权上市可很好的为这些国家的天然橡胶产业服务。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军表示,随着天然橡胶期权的上市,我国场内衍生品创新发展又向前迈进一步,对完善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升定价能力、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8日同一时间,玉米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玉米期权的上市,也丰富了我国农产品衍生品工具。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许强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玉米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在“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新机制下,玉米种植者、贸易商,深加工企业乃至饲料和养殖企业均面临玉米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玉米期权有助于市场为玉米产业链客户量身定制风险管理产品,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推动玉米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
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表示,玉米、棉花、天然橡胶三个期权的上市,有利于完善我国期货衍生品市场的层次结构和运行机制,有利于构建期货市场与期权市场、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现货市场与衍生品市场互连互通、相互促进的市场体系,有利于机构客户的培育和参与、进一步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有利于产业企业降低成本、更加便捷地利用衍生品市场改善生产经营。
记者了解到,棉花、玉米、天然橡胶三个期权均为美式期权,赋予持有人在某一个日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期货合约的权利。期权可与期货相结合,补齐风险转移机制的拼图,促使期货市场发现更真实的价格,更好满足产业风险管理需求。
↑大商所副总经理许强谈期权迈入发展“快车道”
丰富期权衍生品市场正当其时
三个商品期权在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同时推出,拉开了我国期货市场2019年品种上市的序幕。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资本市场有韧性最重要一点就是定价合理。非常重要一点就是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市场,做多、做空双方都要给予充分手段、足够依据,一定要有各种手段工具,让市场充分博弈。
话音刚落,今日三大期权同日上市,充分表明了我国期权衍生品市场扩容期到来,必将丰富和深化期货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和流动性。证监会期货部主任罗红生表示,2019年,期货市场将持续增加市场供给,持续提升市场质量,持续加快对外开放,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中国证券博物馆理事长,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表示,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构建与大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是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中国建立国际性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可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机构投资者和产业投资者共同参与,将有效汇聚大宗商品市场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直接带动外汇交易、港口航运、仓储物流、资产评估、融资担保、会计审计、法律询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更重要的是,定价话语权同时也意味着规则制定权、规则调整权和监管主导权。中国企业利用本土期货市场产生的价格进行贸易定价和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同时,对于亚洲及全世界来说,在亚洲形成大宗商品的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金融中心,与北美(美国)、欧洲(英国)已经形成的中心互为补充,实现全球不同时区24小时全覆盖,将更好地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商品定价和风险管理需求。这对中国、对亚洲、对全球来讲都是好事一桩,这也是中国作为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副主任程莘表示,2018年,期货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发生积极的变化,全年推出了以原油期货为代表的7个品种,实现对现有类别的全覆盖;市场作用得以发挥,服务实体能力得到增强;对外开放成果斐然,原油期货、铁矿石、PTA国际化成功推出,《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发布实施,境外投资者参与途径逐步拓宽。期货市场是管理风险的市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提供更多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是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陈华平表示,将研究推出短纤期货、PTA期权等更多新品种新工具。大商所表示,将加快铁矿石、棕榈油、豆油等期权的研发上市。上期所也曾表示,加快研究国内比较成熟,市场需求比较高端的期权品种,以及国外没有,中国独有的,且市场需求非常强烈的期权品种,比如原油、燃料油、沥青以及螺纹钢等。
在我国资本市场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期货衍生品市场加快发展,扩大对产业服务的覆盖面,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风险对冲工具,提升国际竞争力,正当其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