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7要闻点评
发布时间:2019-1-7 09:32阅读:362
事件回顾:1月4日央行决定于1月15日和25日各降准50bp、累积降准1%,即、大型存款机构的准备金率将下调至13.5%、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将下调至11.5%。释放约1.5万亿资金,对冲掉一季度到期的MLF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点评:
1、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策逆周期发力。PMI跌破50、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也是快速兑现总理考察银行系统的讲话精神:“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
2、此次降准是2011年6月大型银行存准率达到21.5%峰值后、进入降准通道的延续。国内货币供应创造机制的改变,在外储回落、外汇占款难有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启动定向降准、全面降准,属于常态化行为,目前存准率低于2008年四万亿时的15.5%、距离1998-1999年时的6%低点尚有距离;与国际上普遍低于10%的存准率也有距离,故,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和货币创造机制的变化,未来存准率仍有下降空间,存在每个季度降准1次、年内再降准3次左右的可能。
3、单纯的降准本身很难改变股市的运行状态,降准对股市的利好程度要远小于降息;降准更多是对冲性质、保健性的。
参考2011年以来历次降准后股市的走势,降准后股市的表现与降准信息是否提前反应、降准点位在股市所处的牛熊阶段以及股市传统的时间窗口有关。
一般的,降准多发生在收盘后;短线看,如果降准当日股市上涨则大致表现为股市已经反应了降准的利好,则往往降准兑现后次日的股市多高开低走,例如2018年6月、10月降准当日股市上涨、次日多下跌或平稳。降准后1周的股市涨跌随机性更大些,一般股市处于低位则反弹的概率大些、反之则相对弱些。另外,目前市场处于熊市阶段但又处于一年之初、春季躁动的传统时间窗口,即以往在年初(2月)降准的话,未来一周市场上涨的概率更大些。
4、考虑到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的好以及美联储主席鸽派言论,隔夜外盘美股大涨3.3%;而国内属于经济数据低迷和逆周期政策持续发力的状态,故A股的基本面逻辑要弱于美股些。
策略:参照历史上破底翻的形态以及逆周期政策预期,参照降准当日股市提前反应了降准预期、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以及市场即将处于传统的1-2月份春季躁动发生的时间窗口,故,市场将由单边下跌转向2450-2650点的区间震荡形态、如周一指数高开如2%、则短线可考虑回避;如高开低走、则可以考虑在尾盘附近适度介入,以步步为营的思路运行。
【股票,融资融券,港股通开户咨询请联系:18581619015 】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