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化工品保持强势 沥青顺势上行
发布时间:2018-8-8 13:54阅读:532
一、原油价格持续走强
随着美国重启对伊朗制裁,原油价格再度走强,美国宣布对伊朗第一轮制裁将于今日生效,其中包括对伊朗金融、矿产、汽车等非能源行业进行制裁,而第二轮制裁措施将于11月初实施,重点将对伊朗石油石化产业进行制裁。美国对于伊朗制裁使得中东局势更加复杂,同时对于全球需求和供给产生持续影响。OPEC会议后主要产油国提出要大幅增产弥补供给缺口,而7月份沙特与俄罗斯原油产量均不及预期,其中沙特原油产量与六月份相比有所下降,市场对于供给短缺担忧加深,受到人民币持续贬值以及国内化工品种连续推涨的气氛烘托影响,内盘涨势强于外盘,SC原油连创新高。在内外盘整体推升的情况下,将对于沥青期价起到持续支撑作用。

今年上半年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1.4%,完成全年1.8万亿元任务目标的54.5%,其中公路建设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增速有所放缓。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4311亿元和19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8%,普通国省道完成投资2846亿元,同比下降13.2%。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仍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增加16.1%,而西部与中部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西部地区同比下降7.9%。整体来看,上半年国内公路建设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西部地区投资减速较为明显,而在七月底中央政 治局会议提出“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对于公路建设将是一大利好,今年下半年公路建设项目有望集中开工,对于沥青需求将会有一定提振作用。同时立秋以后,全国持续高温天气有望得到缓解,同时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也将减少,炼厂出货有望改善,终端需求有望逐步开启。

三、 沥青供给有所下降 进口受汇率影响成交低迷
六月份国内沥青产量为212.54万吨,同比减少7%,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地方炼厂的产量分别为68.91万吨、60.11万吨、10.77万吨,除中石油外,其他所属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减少,其中中海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0%。而沥青炼厂开工率整体偏低,总体开工率维持在50%左右。进入七月份虽然进口沥青价格有所下降,但由于汇率因素人民币完税价格平均上涨250元/吨,与国内沥青相比进口沥青并无价格优势,由于成本端仍处高位,进口沥青价格下调空间不大,如汇率层面无明显改观,进口量恐将持续下滑。国内产量下降以及进口量的减少,随着需求量恢复,使得整体资源将处于偏紧状态。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