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正研究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发布时间:2013-5-15 15:50阅读:1075
记者近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目前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上市公司包括高管在内的员工持股计划,相关暂行办法将在近期推出。在股市连续下跌的市场背景下,推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是出于何种考虑,将对股市带来怎样的影响,实施过程中又将面临怎样的问题?
当前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风险相对较小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表示,“员工持股在美国等成熟的资本市场非常普遍,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领域。”
记者从证监会了解到,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也存在员工持股的情况。据统计,我国当前共有285家上市公司推出过股权激励计划,涉及37亿股,平均约占公司总股本的3%,但这些股权激励计划主要针对公司高管层,针对普通员工的持股计划较为少见。
记者了解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一般会对相关员工持股期间的经营业绩和工作表现设立一定的标准,从而保证持股计划能够切实发挥激励员工积极性的作用。除了对员工工作的激励和公司治理的提升等作用外,赵锡军认为,实施更大规模的员工持股计划,对于资本市场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十分明显,“通过公司员工对公司股票的买卖行为,可以给资本市场投资者传递更加明确的公司经营状况的信息,从而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作出投资决策。”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2.64,-0.01,-0.38%)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教授表示,“在目前市场环境低迷、指数点位比较低的情况下,推出员工持股计划,风险相对较小,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时机。”
专家建议采取委托第三方机构独立运作模式
郭田勇教授认为,员工持股计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避免内幕交易,这方面是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监管还比较薄弱的环节,应该更多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美国,对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较为成熟的做法和严格的限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避免员工持股计划造成内幕交易的主要办法是将股票委托给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运作,再由监管部门对其加强管理。”赵锡军教授认为,要监管分散的员工个体存在很大的困难,而通过第三方机构监管来防止内幕交易则要有效得多,还可以更好地保障员工的收益。
除了内幕交易外,赵锡军教授还认为,作为一种员工奖励措施,员工持股计划也涉及到税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法规,为员工持股计划的推进创造好的制度环境。
对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必须严格遵守市场交易规则,同时还要全面加强内幕信息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利用员工持股计划进行内幕交易。正在制订中的相关暂行办法也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管理作出详细规定,对防止内幕交易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
短期带来增量资金,长期不改变市场运行趋势
赵锡军介绍说,在成熟市场国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多种多样,一般主要包括公司上市时预留和从二级市场回购两种方式,很多公司都会通过定期回购股票来建立自己的激励股票库。
“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势必大批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这在短期内能够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郭田勇教授分析,我国当前的上市公司很多没有在上市时预留股票,所以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可能成为主要的股票来源,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市场构成利好。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按照现行的法律框架,包括高管在内的上市公司员工个人,在二级市场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购买本公司股票没有障碍。但不应把这一计划的推出单纯看作是提振股市的办法,而是作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人民日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