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新材料Ⅱ/有色金属:锂电新能源:甜点居中段,一发引风起
发布时间:2015-2-28 23:41阅读:382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开始拉动动力锂电池需求井喷。动力锂电池由于设备更新和前期投资不足,导致行业供应的持续紧张。根据测算,动力电池的产出缺口超过20%,导致产销出现量价齐升的态势。我们认为,动力锂电池需求井喷引领的新一轮锂电新能源行情已经开启,同时将逐渐向两方面传导;1)电池产能不足将导致的行业投资扩张,进而提升电池制造设备的市场需求;2)在寡头垄断的背景下,产业链整体的需求增速的提升将助力上游碳酸锂和锂精矿价格维持上涨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驱动动力电池需求井喷。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8.39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根据华泰证券汽车研究团队预测,2015年电动大巴、电动乘用车、专用物流车等的需求仍有望实现快速增长,201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在中性和乐观假设下,分别有望达17-25万辆左右。预计未来3年的复合增速有望到达80%,对应2015年动力锂电池的需求增速有望实现73%以上的增长;且增速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持续。
动力锂电产能不足推动电池企业率先受益。根据我们统计以及高工锂电调研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动力锂电池产能约7.3GWH(主流厂商),可以预见基于电动车需求的快速增长,目前动力电池产能将严重不足,缺口有望超过20%。新的电池生产线建设投产周期约9-12月,再加上认证审核等,实际产能投放将超过1年。因此,动力电池的供需紧张局面有望延续。从产业链需求传导的角度来看,动力锂电池生产企业将会率先获益,对应的受益标的包括:东源电器(合肥国轩高科拟借壳标的)、比亚迪、多氟多、拓邦股份。
产业链传导驱动电池装备需求跃升,路翔股份尽显标的稀缺性。基于动力电池需求的增长的判断,和国内动力电池产能的供求矛盾,企业未来几年的产能扩张将是大概率事件,从而提升对电池制造装备的需求。根据全国计划内动力锂电池扩产计划,近3年新增产能仍有望超过20GWH,是去年年末的3倍。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预测,2015年设备需求有望达到121亿元,增速达150%;其中国产设备增速约105%。路翔股份依托锂矿资源,涉足动力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务,在剥离沥青业务之后,公司开启全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转型模式,成为A股唯一一家电池设备制造企业,标的稀缺性凸显。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公司现金收购动力电池设备制造公司东莞瑞德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恰逢其时。锂电行业下游需求增长叠加设备升级改造,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行业的黄金发展期;而“大行业,小公司”的产业格局也为公司发展提供的足够的潜在空间。此外,我们认为,公司股权易主于吕向阳,也将为公司进一步在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扩张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望持续上涨,推升企业资源价值重估。伴随国际锂资源巨头泰里森对锂精矿提价之后,碳酸锂价格自去年3季度开始逐渐上行。我们认为,在寡头垄断的行业供给格局下,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将给予上游企业提价行为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望延续上涨的趋势,而其延续性有望超越市场预期。从而带来,上游资源企业的价值重估。投资标的方面首选将最为受益、具有行业定价权、业绩弹性最大的天齐锂业;建议关注:具有锂资源,随价格上涨有望面临资源价值重估的路翔股份、西藏矿业、雅化集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