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宽松压力下人民币岿然不动
发布时间:2015-2-11 15:24阅读:386
周二(2月10日)中国央行(PBOC)发布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表示仍在观察11月份降息的效果,将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并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降息帮助降低了融资成本,仍在观察11月份降息的政策执行效果。
报告确认,2014年,人民银行累计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14万亿元,年末余额为6445亿元。其中,9-10月通过MLF向银行提供7695亿流动性,11-12月,投放3750亿元。第二季度以来未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年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0。
对于国内外经济形势,报告称,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和跨境资本流动可能进一步扩大,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难免伴随一定的风险暴露;此外,经济下行及大宗商品维持低位可能对未来物价形成影响,但物价预期还不很稳定。
中国通胀报告引发降息预期大幅升温
日内在货币政策报告出台同时,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发布数据验证了报告内通胀预期不稳的判断,数据显示,中国1月CPI年率增长0.8%,增速明显低于上月的1.5%,同时也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9%,是自2009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经济处于债务萧条期,去杠杆化是造成终端需求持续减弱的关键原因,尽管从2014年3-4月份开始不断有经济刺激、维稳政策出台,但国内较高的债务压力与过大的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压制了经济增长的回升。本月较低的CPI与PPI数据,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可能进入了通缩的格局,预计后续应该还会有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比如,降准与降息,以延缓经济回落的速度。
汇丰经济学家表示,数据表明国内需求相当疲弱,且并无回升迹象。也有经济学家指出,此次数据或是由于今年中国农历新年是在2月份,而去年春节在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1月份的对比基数,致使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另外,全球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及中国部分主要产业的产能过剩也是本次CPI录得下跌的因素所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