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行长辞职事件对股价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15-2-2 13:09阅读:415
事件:公司周末晚间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董事会收到毛晓峰先生辞职信,因其个人原因,申请辞去中国民生银行董事、行长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其与董事会无不同意见。
毛晓峰先生提出辞职系个人原因,公司经营正常。
神光分析:
1)参照类似蓝筹公司事件后股价的中期表现,并不用过于悲观。近年历次蓝筹公司高管被带走事件对股价的中期表现并不会改变中期趋势,对股价中长期表现反而多为中性偏正面:最近的2014年12月3日中石化事件后一周内股价上行4%,一个月股价上行27%,走出几年内高点;2013年8月26日中石油多位高管出事后股价走势平稳,而跟随市场盘整筑底后走牛;中国铝业2014年9月中旬总经理被查后股价也无明显影响,挖坑后继续走高;创业板中的乐视网12月初涉及政治事件后股价挖坑后走牛等等,当前没必要过于悲观。
2)更有利于公司尽快进入安邦模式,对冲其他股东减持影响和政治事件的冲击。从2014年11月28日至今,短短时间内,安邦集团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从5%增至22.51%。最近增持是在1月23日和1月26日,安邦保险分别以10.33元、10.442元的每股均价,买入民生银行A股2.59亿股和2.33亿股,合计斥资51.1亿元,数据上看12次增持共耗资约355.85亿元。安邦保险背景强悍,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其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方向非常明确,成为民生银行大股东后更有利于业务发展协同效应。复星等减持更配合了安邦的战略实施,促进上市公司发展。以存款为例,参照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对平安银行的存款拉动来对照,作为一家总资产达到7000亿元的保险集团,安邦保险亦有望对民生银行贡献相当可观的存款。除此以外,业务联动、业务创新等也有望形成协同共发展。
3)股东二级市场成本对中长期股价表现提供安全边际。就从股价上看,截止目前,安邦保险12次增持,总共数量是38.951亿,动用资金是355.85亿左右,增持买入民生银行的成本相当高,不考虑税费和时间成本,总共12次增持的平均成本在9.136元左右,距离市价并不远。另外,港交所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于2015年1月23日场内增持公司H股572.05万股,耗资5820.60875万港币,成交均价10.175港币,最高成交价10.38港币。变动后持股3.48469082亿股,持股占比5.02%,就在同一天,瑞银集团增持1347.46万股民生银行H股,变动后,瑞银集团持有民生银行6.34亿股,持股比例9.14%。除此之外,中国人寿也对民生银行有增持,截止1月28日,中国人寿持有民生银行A股达19亿股,占民生银行A股6.98%。在这个位置,郭广昌刘永好等减持的股份其实逐步被更多大鳄接走,资本是逐利的,我们认为股东二级市场成本对中长期股价表现提供安全边际,并在短线充分消化掉事件影响后开始对股价形成正反馈刺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