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差异是保险定价的重要依据
您提到的死亡率表(生命表)确实是保险定价的核心工具,但香港与内地的更新机制并不同步。两地的死亡率表由各自监管机构主导制定:
香港:主要参考港府统计处发布的《香港生命表》(最新为2020年版),并结合保险公司实际理赔数据动态微调;
内地:由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0)》,基于全国约4000万保险客户数据编制。
为什么需要“不同步”?
两地生活习惯、医疗水平、人口结构等差异显著:
香港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全球第一(2022年为83岁),而内地2022年为78.1岁;
具体案例:某香港保险公司2019年推出「终身储蓄寿险」时,依据本地死亡率表将60岁男性的身故赔付触发年龄设为85岁,而同类型内地产品可能设为75岁,直接导致保费差异约20%。
这对您意味着什么?
寿险保障:香港产品可能更适配“长寿风险”,但需评估跨境理赔便利性;
储蓄功能:死亡率表对分红型、增额终身寿等产品的现金价值影响有限,这类产品更关注长期利率环境;
选择建议:若偏好保守稳健,可优先考虑内地产品;若注重收益灵活性,香港产品需结合个人风险承受能力。
还有1位专业答主对该问题做了解答
问一问流程:
1.提交咨询
2.专业一对一解答
3.免费发送短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