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法
通过对比同行业核心公司数据,能看出安达科技存在明显的估值“洼地”特征。具体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市值(亿)|产能(万吨)|市值/产能比|
| ---- | ---- | ---- | ---- |
|湖南裕能|640|合计86(行业龙头)|7.4|
|万润新能|114|已投46 + 在建5|2.3|
|德方纳米|149|已投30|5|
|安达科技|44|已投30 + 在建45|0.6|
从产能规模来看,安达科技已投产30万吨(与德方纳米持平),在建45万吨后总产能将达75万吨,接近湖南裕能的86万吨。但其市值/产能比仅0.6,远低于湖南裕能的7.4(仅为后者的1/12)、德方纳米的5(1/8),处于极度低估状态。
安达科技当前市值仅反映“已投产30万吨”的部分价值,在建45万吨产能落地后,总产能将跃升至行业第一梯队。若对标同行业公司的市值/产能比(参考湖南裕能7.4),安达科技合理市值按已投 + 在建总产能75万吨计算,应为75×7.4 = 555亿,对应当前44亿市值,存在5 - 7倍的上涨空间。
指标法
可以结合行业景气度、盈利增速和技术壁垒,参考PE(市盈率)、PEG指标(市盈率净利润增速)等进行估值。例如,如果行业PE在30倍左右,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增速能保持20%以上,那当前PE低于行业可能算合理;PEG指标小于1可能算低估。不过科技股更要看研发投入转化能力,比如专利数、客户绑定深度等“护城河”是否扎实,这些需要拆解财报和行业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估值仅供参考,还存在一些风险因素可能影响安达科技的实际估值,如在建产能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磷酸铁锂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滑等。
如果您需要更具体的测算模型或者财务分析框架,可以右上角加微信和我详聊,我会免费帮您梳理投资逻辑,搭配专业分析工具辅助决策。
发布于2025-11-25 22:36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3381154379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