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受益人是指由法律规定的继承人作为受益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若被保险人未指定受益人,其身故后保险金按法定继承顺序分配,先由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的则由第二顺序继承。法定受益人的确定依据是法律规定,受益顺序相对固定。并且保险金需先清偿被保人生前债务,继承权公证耗时较长(平均62天),还涉及继承人信息公示。
指定受益人则是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明确指定的受益人,可指定一人或多人为受益人,并明确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指定受益人的确定依据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意愿,受益顺序由其指定,较为灵活。指定受益人可以是有利益关系的人,如配偶、父母、子女,也可指定非亲属。在给付时效上,指定受益人通常≤30天(直接赔付),保险金还可免于偿债,且只有保险公司知悉受益人身份,能保护隐私。
如果希望保险金分配更灵活,能按照自己意愿确定受益人和受益份额,注重隐私保护和快速获得保险金,避免保险金用于偿还被保险人债务,那么指定受益人更好。若没有特殊的分配意愿,家庭关系简单且稳定,遵循法定继承也没问题。
如果你在保险规划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想了解更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右上角添加我的微信,我会为你详细解答,盈米启明星APP店铺码是6521,里面也有很多专业的保险和投资知识供你参考。
发布于2025-11-23 15:27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3381154379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