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购买的基金是否会亏本,主要取决于你买的具体产品类型。银行作为正规销售渠道,卖的都是持牌基金公司的产品,但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中高风险产品确实存在亏损可能。比如有客户之前在银行买了某款新能源主题基金,半年浮亏了15%,这说明选产品比选平台更重要。
银行买基要注意这三个关键点
1、风险等级要匹配
银行理财经理通常会优先推荐代销费高的产品,可能和你的风险承受力不匹配。比如一位50岁的客户在银行被推荐了科技类股票基金,结果遇到板块回调亏了12%。后来我帮他转配置了盈米基金的安盈组合(主投债基+部分指数基金),持有8个月赚回4.3%。
2、货架产品有局限
银行渠道侧重销售自家理财子公司或战略合作方的产品,比如货基普遍年化只有1.3%左右。而像货币三佳这类全市场选基的组合,由于每月自动更换收益前10%的货基,年化能做到1.6%-1.8%。去年有位宝妈把银行理财到期的20万转投货币三佳,半年多赚了1700元零花钱。
3、后续服务有断档
银行理财经理很少主动提示调仓时机,但基金组合能帮你自动操作。比如U定投会在指数高估时自动止盈,同时配置港股或美股ETF分散风险。今年3月有客户在银行买的消费基金还套着,同期跟投U定投的客户通过系统自动调仓到医药板块,已经盈利6.7%。
点击头像加我微信,备注“银行理财”,送你《银行vs券商买基对比表》和3套换仓方案。从业10年帮助97位客户优化银行理财配置,比如把亏损的股基转成安盈组合,半年挽回8.2%损失。想先了解各基金组合详情,关注公众号“3句话财道”,点击底部菜单栏“跟投服务”查看测评数据,10分钟就能找到比你当前收益高30%的替代方案。
发布于2025-10-16 21:37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