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1. 基准利率:
- 是由中央银行(在中国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它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各金融机构在制定贷款利率时会以此为基础进行一定幅度的上下浮动。
2. LPR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是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各金融机构应主要参考LPR进行贷款定价。
二、形成机制
1. 基准利率:
- 是由央行直接决定的,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央行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目标等因素来调整基准利率,调整频率相对较低,一般是根据经济的较大周期波动等情况进行调整。
2. LPR利率:
- 是市场化形成的利率。报价行根据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自主报价,然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对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LPR利率,并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对外公布。LPR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能够更及时地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
三、利率水平
1. 基准利率:
- 相对较为固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除非央行进行调整。它是一个相对统一的利率标准,各金融机构在其基础上进行浮动。
2. LPR利率:
- 会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波动。一般来说,当市场资金较为充裕时,LPR利率可能会下降;当市场资金紧张时,LPR利率可能会上升。而且不同期限的LPR利率(如1年期和5年期以上)可能会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以更好地反映不同期限贷款市场的供求关系。
四、对贷款的影响
1. 基准利率:
-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以基准利率为基础进行浮动,当基准利率调整时,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的利率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存量贷款,如果贷款合同约定的利率是基于基准利率浮动的,那么在基准利率调整后,贷款利率也会相应调整,一般会在次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利率(具体以贷款合同约定为准)。对于新增贷款,金融机构会根据当时的基准利率和自身的定价策略来确定贷款利率。
2. LPR利率:
- 对于新增贷款,金融机构会以LPR利率为基础加点形成贷款利率。LPR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新增贷款利率的高低。对于存量贷款,目前大部分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已完成定价基准转换,转换为以LPR为基础加点形成的利率。转换后,贷款利率会随着LPR利率的变化而变化,但加点数值在合同期限内一般保持不变。
例如,某客户的存量贷款原来的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10%,假设基准利率为4.9%,那么该客户的贷款利率为4.9%×(1 + 10%) = 5.39%。如果转换为LPR加点模式,假设转换时的5年期以上LPR为4.8%,加点数值为0.59%(5.39% - 4.8%),那么在后续LPR利率变化时,该客户的贷款利率就会相应变化。如果LPR利率下降到4.6%,那么该客户的新贷款利率就是4.6% + 0.59% = 5.19%。
在选择贷款时,客户可以关注LPR利率的变化趋势。如果预期LPR利率会下降,选择以LPR为基础的贷款利率可能更有利于降低贷款成本;如果预期LPR利率会上升,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贷款期限、还款能力等,来决定是否选择固定利率贷款或LPR加点模式的贷款。同时,不同的贷款平台在根据LPR定价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加点数值,客户可以比较不同平台的贷款利率和相关政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贷款方案。
点击下方,选择正规的贷款平台,查询你的额度
点击免费申请额度,精选贷款平台https://licai.cofool.com/
以上就是“lpr利率和基准利率区别”的回答,如有资金周转的需求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自己的额度。
发布于2025-10-16 11:14 那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