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自营理财产品适合追求本金安全的保守型投资者,通常是银行自己设计、发行和管理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底层资产以存款、债券为主,风险等级多数在R2(中低风险)及以下,不过今年资管新规实施后也出现过跌破净值的情况,不能闭眼买了。
银行理财3个隐藏细节要注意:
1、实际收益可能"打折"
很多人被业绩比较基准吸引,比如某款产品标榜3.8%基准,实际到手可能只有3%甚至更低。有个客户之前买了90天期理财,产品说明书明确写着"非保本浮动收益",最终收益比存款利息还少0.2%,赎回还要等3个工作日。
2、流动性不如以前灵活
现在很多产品封闭期超过1年,碰到急用钱根本取不出来。上个月有位阿姨想提前赎回给孩子凑首付,结果需要支付0.5%违约金,最后找我们配置了安盈组合(主投债券基金+指数基金),每季度有5万免费赎回额度,需要用钱时明显更方便。
3、起购门槛越来越高
以前1万元就能买,现在部分产品提到5万门槛。对比证券公司的理财组合,像稳盈组合(全球资产配置)1千元就能起步,工资结余也能参与。今年有位客户把银行理财到期的20万转配置盈米定盈组合,抓住4-5月资源板块行情,收益比原计划多赚了2.6万。
从业10年帮助200多位客户优化理财结构,点击头像加我微信备注"理财",免费领取《银行理财替代方案》和专属诊断报告。想先了解具体策略可以关注公众号"3句话财道",点击底部菜单"跟投服务",查看货币三佳、安盈组合等产品的详细运作逻辑,选理财再也不用求人。
发布于2025-10-16 08:22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