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终身寿险的“回本”逻辑
终身寿险分为保障型(如普通终身寿险)和储蓄型(如增额终身寿险)两类:
• 保障型终身寿险:现金价值增长较慢,5年缴费后现金价值通常低于已交保费,此时退保会亏损,无法“回本取回”。它的核心功能是身故保障,而非短期储蓄。
• 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增长较快,部分产品在缴费期结束后(如5年缴费),现金价值可超过已交保费,此时“回本”具备可能性。但“取回”需通过退保、减保等方式,且取回后保额会相应减少,保障也会受影响。
二、关键注意点
1. 产品差异大:并非所有终身寿险都能5年回本,需查看具体产品的现金价值表。例如,某增额终身寿险5年交,每年10万,第5年现金价值可能达到52万(超过已交保费50万),此时可通过退保取回;但普通终身寿险第5年现金价值可能仅为30万,退保会亏损。
2. 取回的代价:若通过退保取回资金,保单将终止,身故保障也会消失;若通过减保取回部分资金,剩余保额和现金价值会按比例减少。
3. 销售误导风险:部分销售人员可能夸大“回本”速度,建议仔细核对现金价值表,或咨询保险公司客服确认具体金额。
三、建议
• 若购买的是增额终身寿险,且现金价值表显示第5年已超过已交保费,可根据需求选择退保或减保取回,但需明确保障需求是否因此受影响。
• 若购买的是普通终身寿险,5年缴费后不建议取回,否则损失较大。此类产品更适合长期持有,作为身故保障和财富传承工具。
综上,“5年回本就能取回”的说法仅在特定储蓄型终身寿险中成立,且取回需承担保障损失的代价,建议结合产品类型、现金价值表和自身需求谨慎决策。
发布于2025-10-12 23:18 苏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18210424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