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确实有清盘风险,但触发概率较低。根据现行法规,当基金规模连续60日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不足200人时,就可能面临清盘。不过市场上主流ETF(如沪深300ETF)通常规模过亿,实际运作稳定性较高。重点要留意所买ETF的最新规模、持有人结构和跟踪标的景气度。
避开清盘雷区的三个关键点
1、规模比收益更重要
优先选择成立2年以上、规模持续超3亿的产品。某新能源ETF去年成立时募了8亿,但因为行业回调导致规模缩水到4000万,客户王先生在清盘预警公告前及时换成规模更大的定盈组合,既避开了清算又赶上科技板块反弹。
2、关注流动性防被动
日均成交额低于300万的ETF要谨慎。像某央企ETF虽然跟踪指数不错,但因日均成交仅50万,调仓时容易产生较大价差。建议通过券商APP查看"盘口深度"指标,买5档和卖5档挂单量合计超千万的更安全。
3、慎选冷门赛道标的
小众主题ETF(如影视、元宇宙)更容易触及清盘线。我接触的客户中,有人坚持拿着某动漫ETF,结果在规模跌破5000万时被强制清算。现在这类需求更建议通过稳盈组合参与,既能分散风险又有专业团队监控阈值。
从业8年处理过18起ETF预警案例,点击头像加我微信,备注"避坑"领取《ETF防雷手册》和优选清单。想提前了解主力ETF的实时规模变动,关注公众号"3句话财道",每周三更新的"ETF雷达"栏目会重点提示风险品种。
发布于2025-10-11 00:38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