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不能说绝对安全,但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类型和做好搭配来平衡风险。资管新规后所有银行理财都不保本,但PR1到PR5的风险等级划分能帮我们判断。比如PR1活期理财就像升级版余额宝,PR5的高风险产品可能挂钩大宗商品甚至海外衍生品,选择时要像买菜挑新鲜水果那样仔细。
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1. 风险分层看本质:风险等级标注PR1的活期产品风险确实低,但也有流动性风险,比如去年某款活期理财公告暂停赎回1个月。PR2的固收类产品虽然底层是债券,但遇上债市波动收益也会缩水,我客户张姐去年买某款PR2产品,实际持有半年的年化收益只比货币基金高0.3%。
2. 波动周期要留白:不要把所有闲钱都投理财,建议保留日常开支的3倍金额放在更稳妥的产品里。上个月刚帮自由职业者小王把20万资金分成三份:10万用货币三佳组合当备用金(年化2.6%)、6万放日富一日债基组合(年化3.8%),剩下的才买PR3的混合类理财。
3. 专业筛选能避坑:现在不少银行代销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去年某知名理财子公司有产品单日净值下跌12%。建议通过三方平台查产品季报,像我看产品必看三个指标:是否主要投存款等低波动资产、前十大持仓占比是否合理、是否有抵押物或担保。
从业这10年帮客户避开过不少理财雷区,点击头像加微信领你的专属理财检视礼包(内含产品风险核查表+我的持仓清单参考)。觉得有用记得点个赞,我来帮你看看现在持有的产品有没有隐形风险。
发布于2025-10-6 23:04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