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的收益计算主要看产品类型和运作方式。比如银行理财可能用预期收益率,基金看净值变化,货币基金常用七日年化,实际到手还要看持有时间和赎回规则。这里说几个最常见的计算逻辑,你一看就能明白。
收益计算的三种常见方式
1. 固收类理财:比如银行1年期的预期收益3.5%,放5万的话,到期收益=50,000×3.5%×1=1750元。这类计算最简单,不过现在银行理财基本都是净值型,收益可能有波动。我帮客户配置的“日富一日”债基组合就用优选债基做安全垫,今年某客户10万本金放半年,根据债市行情测算赚了2400元左右,比银行理财划算。
2. 净值型产品:像你买的基金每天净值不同,收益=(卖出时净值-买入时净值)×持有份额。比如前个月有位工程师用10万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现在净值涨了6%,收益就有6000元。但如果是我们帮他做的“U定投”,系统在涨到8%时会自动提醒止盈,实际收益更高。
3. 复利型产品:货币基金常用七日年化收益率展示。举个实例,“货币三佳”组合每月自动筛选TOP3的货基,上周有个客户转进3万,每天收益4块左右,每月积少成多能攒出水电费。这个组合成立四年多,确实没让客户亏过。
我在券商这行干了十年,每天要帮客户做五份收益测算。你点击我头像加微信,送你专属的《收益计算工具包》,输入金额和期限就能自动出结果。觉得这个科普实用的话点个赞,咱们再针对你手头的产品算算实际收益。
发布于2025-10-1 15:06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