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长期缴费的保险或理财产品,需要看具体产品的收益条款才能算清楚。很多人容易混淆保险和理财的收益逻辑,比如有些产品到期后是按保底利率结算,有的是按浮动分红,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最终拿到手的金额。
拆解这类长期产品的收益要看三个关键点:
1. 产品类型决定收益模式:如果是年金保险,一般会在合同写明第15年对应的现金价值;如果是分红型理财险,需要看保底收益+不确定的分红部分。之前有位客户发现自己买的保险要30年后才能回本,后来转投债券基金组合反而提前达成目标。
2. 收益率计算要警惕演示利率:很多产品宣传时用的是高档分红演示(如5%),但实际保底可能只有2.5%。我们测算过,同样的15年缴费,如果年化收益从3%提升到4%,到期总额能多出5-8万。
3. 替代方案更灵活:比如用每年1.5万做基金配置(假设年化5%),15年后本金+收益能到约34万。像日富一日的债基组合,近三年年化收益稳定在4.3%左右,存取比封闭型产品更灵活。
从业第10年处理过很多类似的理财困惑,点击头像加我微信,把你的产品合同发我看看(拍照关键页即可),我帮你做个收益对比表。顺手点个赞,我送你个《理财防坑指南》,里面教你怎么识破收益套路。
发布于2025-9-26 17:30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