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交易市场确实普遍采用做市商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是通过“中间商”提供买卖双向报价,投资者不需要和其他交易对手直接匹配,而是和这些中间商完成交易。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保证市场的流动性,特别是对于一些交易不活跃的品种特别重要。
场外交易如何运作:
1. 做市商的双向报价:比如某只债券在场外交易时,做市商会同时报出“买入价100元”和“卖出价101元”。投资者想买就按101元成交,想卖就按100元成交,中间的1元差价就是做市商的利润来源。这和买菜时摊主标价类似,买家不用等其他人来买,随时能交易。
2. 解决流动性问题:很多场外交易的品种(比如私募债、未上市股权)平时交易量很少。做市商会持续挂出报价,类似“24小时便利店”,保证投资者随时能找到买家或卖家。例如新三板的部分股票就依赖做市商维持交易。
3. 应用场景举例:银行间债券市场、黄金现货交易都是典型代表。像我们帮客户配置的日富一日债基组合,底层资产就会通过这类市场交易,做市商的存在让基金经理能快速调仓,避免想卖时没人接盘的尴尬。
从业10年,我经手的场外交易品种超过200种,熟悉各类交易规则。现在点击头像加我微信,可以领取《场外交易实操手册》和专属报价监控工具包,帮你避开流动性陷阱。如果觉得这个解答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投资具体问题咱们可以细聊。
发布于2025-9-26 08:57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