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
成交手数 衡量的是 “量”,即总共成交了多少单位的资产。
成交笔数 衡量的是 “次”,即完成这些成交量总共分了多少次交易。
下面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一、成交手数
1. 核心意思:
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分钟、1天),某个金融产品(如股票、期货、基金)成交的总数量。它是市场交易活跃度最直接的体现。
2. 关键点:
单位是“手”:在A股市场,1手 = 100股。例如,你看到某只股票“成交了1万手”,就意味着有 1万手 × 100股/手 = 100万股 的股票被买卖了。
衡量资金规模:成交手数大(通常叫“放量”),说明参与买卖的资金多,交易活跃,可能意味着市场对该资产的关注度高,有重要消息或趋势正在形成。反之,成交手数小(“缩量”),则说明交易清淡,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是总量概念:它不关心这笔交易是分一次完成的还是一百次完成的,只关心最终的总量。
举例:
在一天内,投资者A买了500股(5手),投资者B买了1500股(15手),投资者C卖了2000股(20手)。那么,这一天这只股票的成交手数就是 5手 + 15手 + 20手 = 40手(即4000股)。
二、成交笔数
1. 核心意思:
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达成交易的 “次数” 。每一笔交易都对应着一对“买入”和“卖出”指令的匹配成功。
2. 关键点:
单位是“笔”:它统计的是交易发生的次数。
反映交易的分歧程度:
在相同的成交手数下,如果成交笔数很多,说明是很多散户或中小投资者在小单买卖,市场参与方众多,意见相对分散。
如果成交笔数很少,但成交手数很大,则很可能是有机构或大户在进行大单交易,这通常意味着有实力强大的投资者对后市有明确的看法(强烈看涨或看跌)。
是次数概念:它只计算交易发生了多少次。
举例(接上例):
投资者A的5手是一次性买入的,算1笔交易;投资者B的15手也是一次性买入的,算1笔交易;投资者C的20手是一次性卖出的,算1笔交易。那么,这一天的成交笔数就是 1 + 1 + 1 = 3笔。
三、两者的关系与区别(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用一个生活中的比喻来理解:
想象一个超市卖苹果:
成交手数 = 今天超市总共卖出了多少公斤苹果。
成交笔数 = 今天总共有多少位顾客来买了苹果。
情况分析:
放量(手数大增)且笔数大增:好比超市搞促销,来买苹果的顾客(笔数)特别多,每个人买的量也不小,导致总销量(手数)巨大。这通常是市场趋势强劲、参与者踊跃的表现。
放量(手数大增)但笔数很少:好比来了几个大客户,每个人一次性采购了成吨的苹果(机构大单)。虽然顾客人数少,但总销量很大。这暗示可能有主力资金在行动。
缩量(手数大减)且笔数减少:好比超市快关门了,没什么顾客,总销量也低。这代表市场交易清淡,缺乏方向。
发布于2025-9-24 14:35 长春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