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下跌在不同阶段传递的信号差别挺大的。简单来说就是股价往下跌的时候成交量比之前明显减少,这时候关键要看股价所处位置。比如说在连续上涨后出现缩量下跌,可能说明主力资金没有大规模出货,只是短期调整;但要是连续阴跌中突然缩量加速,反而可能是恐慌盘出尽的信号。
具体怎么判断信号有效性:
1. 位置决定性质:上涨趋势中的缩量下跌反而可能是机会。比如今年新能源板块回暖时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很多标的调整时成交量萎缩13以上,后来都涨回来了。这个时候配合定投策略反而能摊低成本,我们做的U定投就会自动在类似位置加仓。
2. 注意量价背离:特别是在高位出现的缩量下跌需要警惕。比如某消费股股价创历史新高时成交量反而比前高少了40%,这说明跟风盘不足,往往1-2周后就会出现真跌。我上个月帮客户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做了调仓避险。
3. 结合资金流向看:缩量下跌时如果主力资金还在流入,反而值得关注。就像最近医药板块调整时,虽然成交量下降,但北向资金连续5天逆势加仓,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阶段性底部。
从业刚好第10年,累计帮137位客户做过账户诊断。现在点我头像加微信,可以免费领《量价关系实战手册》(含主力资金监测工具)。如果觉得这个量价分析思路有用,记得点个赞,我来帮你看看持仓股的缩量是机会还是风险。
发布于2025-9-24 10:25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