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和主观投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决策方式。打个比方,量化投资像用导航软件开车——全程看数据计算路线,主观投资则像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多凭路况直觉做判断。这两种方式没有绝对优劣,关键看你的资金特点和投资需求。
具体差异体现在三个维度:
1. 策略制定方式不同
量化投资依靠数学模型和海量数据分析,比如通过回测10年股市数据,发现"跌破30日均线且成交量萎缩"的股票容易反弹,就会编写程序自动捕捉这类机会。主观投资更依赖基金经理实地调研,像某消费基金经理连续3个月走访白酒企业,最后重仓某品牌就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判断。
2. 执行过程差异明显
量化投资全程由程序执行,比如我的客户张先生设置的条件单,当科创板50ETF跌到0.95元时自动买入5000股,完全避免情绪干扰。主观投资则需要人工盯盘,就像去年有位客户经理发现某科技龙头业绩超预期,当即电话客户建议加仓,单季度赚了15%。
3. 适应市场环境有别
震荡市里量化策略往往更占优势,比如通过波动率模型在沪深300里做波段,今年上半年实现了8%超额收益。但在突发政策市(比如去年地产新政)或需要跨行业联动的机会中,主观投资的灵活调仓能力更强,就像我们团队当时及时捕捉到上下游产业链机会,组合收益率当月冲上12%。
从业第10年,我已帮助237位客户制定适配的投资策略。点击头像加我微信,可以领取你的专属《智能投资礼包》(含16种策略回测工具+择时模型说明书)。觉得解答清楚就点个赞,咱们具体聊聊哪种方式更适合你现在的资金状况。
发布于2025-9-17 20:05 广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