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软件选择确实要看你的交易策略和操作习惯。市面上主流平台比如JoinQuant、Ricequant、Bigquant都有自己的特点,像新手更看重操作简单的话,聚宽这类可视化回测工具更友好;需要高频数据或复杂策略的,可能会选掘金、Quicklib这类支持API接入的。最近有位客户自己写了策略但不会回测优化,后来在我的建议下改用有AI辅助的Bigquant,3个月跑出了稳定信号。
具体怎么挑选合适的量化平台,可以重点看这三点:
1. 数据质量决定策略可靠性。比如有的平台提供10年以上的股票Tick级数据,这对日内交易者很有用。之前一位客户用Wind数据做回测,结果因数据清洗不彻底导致实盘亏钱,换成更可靠的量化平台后才止损。
2. 策略库资源很重要。像米筐这类平台的策略模板有4000多个,对刚入门的人相当于自带“外挂”。有个学员把平台上的网格交易模板调低3%的阈值参数,用在可转债上反而比原创策略收益高。
3. 学习门槛别忽视。很多平台看起来功能强大,但API接口要Python编程基础,这对上班族可能不够友好。我上周刚给一位医生客户装了有拖拉拽功能的迅投QMT,他拿自己的医药股选股逻辑做自动交易,省去了每天盯盘时间。
在证券公司这10年,我帮200多位客户诊断过量化账户。现在点击头像加我微信,送你一份量化入门礼包(含策略有效性测评表+我的实盘调参笔记)。觉得今天的建议能帮你少走弯路就点个赞,咱们可以具体说说你的交易习惯,帮你筛选最适合的量化工具。
发布于2025-9-5 22:03 广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