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温度表其实是判断市场冷热的参考指标,主要看温度值和历史区间的位置。一般来说,温度越低说明市场越冷(低估机会多),温度越高代表市场偏热(考虑逐步止盈)。比如指数温度在30°以下,可能是加仓的好时机;70°以上时就要小心过热风险了。上周刚帮一位客户用温度表调整了持仓,在医疗指数低温区补仓后收益明显回升。
具体看温度表要注意三点:
1. 看时间维度:温度表要看3-5年的长期趋势才有参考价值,单看一个月的数据容易误判。就像去年沪深300温度跌到25°,有人认为是熊市不敢买,但用5年数据看明显在低位,后来反弹了18%。
2. 结合估值指标:温度表不能单独用,要和PEPB估值百分位对照着看。例如创业板指温度50°,但PE百分位已到80%,这时候追涨风险就大。去年我帮一位客户筛债券基金时就同时用了温度表+久期指标,选的日富一日组合到现在都没出现过单日亏损。
3. 匹配自身仓位:低温不等于梭哈,高温也不等于清仓。就像上个月有位客户定投的中证500温度升到65°,我们按他原本的定投计划降低30%金额,但保留底仓等待U定投系统提示的下一轮机会。
从业第10年,我专门开发了【温度表实操工具包】(含行业温度监控表+定投加减仓计算器)。现在点击头像加微信,发送“温度”就能领取,还能帮你诊断持仓基金的温度状态。如果觉得这个解读方法有用,记得点个赞支持下,随时可以找我规划你的专属温度投资方案。
发布于2025-9-5 09:49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