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回撤率并不是单纯“越低越好”,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你的投资需求。举个例子,如果拿不住波动又想追求更高收益,适当承受小回撤反而可能更划算。像去年有位投资者执意要买回撤率最低的货币基金,结果错失了债基的上涨机会,后来换成日富一日的债基组合,年化收益直接翻倍。
具体怎么看待基金回撤率:
1. 风险匹配是关键
如果你是短期要用的钱(比如3个月内要交学费),那货币三佳这种回撤几乎为零的产品更合适,收益虽低但能随取随用;如果是3年不用的闲钱,接受10%以内的回撤去投U定投指数组合,长期收益反而更有优势。
2. 收益和回撤要平衡
很多回撤率特别低的基金往往收益也低,就像货币基金年化2%但稳赚不亏,而一些混合型基金年化可能到8%,但偶尔会有5%-8%的波动。之前有位客户把养老钱全放在低回撤产品里,后来调整配置,加入20%的日富一日债基后整体收益明显提升。
3. 警惕“伪低回撤”
有些基金用限购、降低仓位等方式强行控制回撤,实际隐藏风险。比如某平台推荐的低回撤债基,后来才发现是暂停了大额申购,导致流动性变差,这类操作反而是坑。
从业10年,处理过300+客户的账户诊断,发现大多数人的问题不是不懂选产品,而是不会做组合。点击头像加我微信,送你一份《回撤管理实操指南》(含独家回撤收益比测算工具),看完就知道怎么选基金才能兼顾安全和收益。觉得分析到位记得点赞,你的投资痛点我来解决。
发布于2025-9-1 20:30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