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基金亏损时,关键不是盯着具体跌了多少点,而是要结合三个核心因素来做决策——资金用途、风险承受力和市场趋势。去年遇到一位客户持仓中概股基金亏损18%后盲目补仓,结果越补越亏,这就是没做好底层分析的典型案例。
如何科学应对亏损:
1. 看资金用途
日常要用的钱(比如半年内的生活费)亏损3%就要果断止损,这部分钱更适合放在货币三佳这类货基组合里保本增值。像之前有位程序员把应急金错配到股票基金,亏损5%时我就帮他转到了货币三佳,既保住了本金还能每天赚个早餐钱。
中长期要用的钱(比如孩子教育金),持仓亏损15%可以采取定投摊薄成本。去年一位宝妈用日富一日债基组合补仓,通过每月自动买入分散风险,6个月后不仅回本还盈利了4%。
2. 测风险承受力
用10万试仓法判断真实承受能力:如果亏5000元就睡不着觉,说明您是保守型,任何基金亏损超过8%建议止损;如果能承受亏2万元,那均衡型产品亏损15%反而是补仓机会;激进型投资者遇到科技类基金亏损25%,在行业基本面没恶化时甚至能逆向加仓。
3. 判市场趋势
如果是像2022年这种系统性下跌,债基日富一日持仓亏损5%反而可以补仓,因为债市整体修复能力强;但如果是单一行业问题(比如教培行业基金),持仓亏损10%就要果断调仓。年初有位客户持有光伏基金亏损12%,我结合政策变化建议他转投U定投的碳中和组合,三个月就挽回了损失。
从业第10年,我整理了一套《亏损应对自查表》,能帮你快速判断该止损还是补仓。点击头像加我微信,发送“自救指南”领取这份工具包(含20个真实案例解析)。如果觉得这些方法能减少你的决策焦虑,记得点个赞,我来帮你具体分析持仓。
发布于2025-8-27 14:12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