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最直接的区别是“选股谁做主”。比如你雇了位大厨专门给你做饭,他精心选食材调味就是主动型;而如果你只让他按固定的菜谱一板一眼操作,不自由发挥,就是被动型基金。
用现实场景解释区别:
1. 管理费差异大:主动型基金就像请了高薪大厨(管理费1.5%左右),被动型像是用了智能菜谱机(管理费0.5%以内)。比如去年有位客户同时配置了两类基金,发现持有3年主动型基金的总费用能比被动型多出2万块。
2. 收益来源不同:主动型靠基金经理能力吃饭,比如日富一日债基组合会主动筛选优质债券,像我们帮客户选出某只城投债基,在年初债市波动时及时调仓守住了收益;被动型则是紧跟大盘走,比如U定投策略会严格跟踪指数估值,市场涨它就涨,不依赖人为判断。
3. 风险点不一样:主动型要警惕“看错人”的风险,去年某网红基金踩雷新能源导致回撤35%;被动型最怕“跟不准”,比如某科创50ETF因指数成分调整不及时,曾连续半年跑输实际指数1.2%。
从业十年我发现选对类型比选具体产品更重要。点我头像加微信,领你的专属基金诊断礼包(含10年验证的择基秘籍+我的持仓穿透工具),我会根据你的资金用途和风险承受度,帮你筛选出最适合的类型和产品。觉得这个对比清晰就点个赞,咱们随时聊你的配置需求。
发布于2025-8-26 10:09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