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交易价格的计算其实挺有意思的,本质上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但又有净值托底。打个比方就像菜市场买菜,大妈觉得今天青菜新鲜想多给点钱,大爷觉得蔫了就要压价,但最后成交价都会围着批发价(净值)上下波动。
具体影响价格的三个核心因素:
1. 市场供需关系:这跟股票交易很像,比如近期科创50ETF突然有很多人想买,但卖家少,价格就会比净值高(溢价)。反过来如果大家都在抛售,可能就会出现折价。上周就有客户发现某行业ETF折价1.2%,果断用我的《套利机会监测表》抓到了波段机会。
2. 实时净值(IOPV):交易所每15秒就会公布参考净值,这个是根据ETF持有的股票现价算出来的。就像你买水果礼盒,盒子里每个水果都有标价,礼盒总价就是IOPV。遇到大盘突然跳水,IOPV也会跟着实时变化。
3. 套利机制:当价格偏离净值太多,机构就会出手。比如某ETF价格比净值低1.5%,他们就会在市场上低价扫货,然后找基金公司换成股票卖出赚差价。这个机制就像"价格修正器",让ETF很难长期大幅偏离净值。之前有位客户用我给的溢价监控工具,专门抓这类机会,半年做了4次成功套利。
从业十年我整理了一套ETF实战策略,包含【实时溢价预警系统】和【网格交易参数表】,点击右上角加我微信送你全套工具包。现在联系还能解锁国债逆回购1折手续费权限,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马上教你用专业方法玩转ETF。
发布于2025-8-22 22:26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