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确实存在风险,任何宣传“稳赚不赔”的都是误导。最近有个客户李姐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她在银行买了号称“低风险”的债基,结果去年债市波动时账户浮亏了5%。后来我们帮她重新规划:把每月的3000元分成3份,1500元放货币三佳组合保证随时用钱,1000元配日富一日债基组合分散波动,剩下500元才做指数定投,最近半年不仅扛住调整,整体年化收益也稳定在3.5%左右。
处理这类问题更建议您这样做:
1. 优先保存沟通证据:把当初承诺“无风险”的聊天记录、宣传材料都截屏保存,这是后续维权的关键。比如有位客户保留了理财经理发的“保本”微信记录,最后成功追责。
2. 先和销售机构协商:无论是银行还是互联网平台购买的,直接找当时对接的理财经理或客服提出诉求。如果是代销渠道(比如支付宝、天天基金),他们有责任协助联系基金公司。
3. 了解产品真实风险等级:现在所有基金都有明确风险标识(R1-R5),比如货币三佳属于R1最低风险,日富一日是R2中低风险,而股票基金普遍在R3以上。查清楚您买的具体产品类型,才知道对方是否存在虚假宣传。
从业十年我遇到过很多类似案例,通常通过合理配置能避免这类纠纷。立即加我微信,送你一套“稳健理财无忧包”,包含3种零风险陷阱的配置方案+产品筛选秘籍。觉得回答有用请点个赞,手把手教你怎么既赚收益又避坑。
发布于2025-8-22 20:53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