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产品中的优先级和劣后级受益人,其实是同一款产品里风险收益完全不同的两类投资者。举个形象例子:如果把投资比作合伙做生意,优先级像拿固定工资的财务主管,每月先分收益但不参与年底分红,劣后级则是拿销售提成的业务骨干,要在保证发完工资后才参与利润分配,但有机会赚得更多。
这两类投资者的核心区别:
1、收益分配顺序:就像发工资必须优先保证,产品有收益时先满足优先级约定收益率(比如5%),剩下的利润才归劣后级。之前有个客户配置的某基建专项资管计划,优先级拿年化6%稳稳到账,劣后级在项目超额完成时实际拿到28%收益。
2、风险承担比例:市场不好时亏损会先由劣后级承担。比如某私募产品净值跌到0.9元时,优先级还能拿回本金,但劣后级可能已经亏损20%。去年债市调整时,我们帮客户配置的日富一日组合就设置了安全垫机制,避免出现这种极端情况。
3、适合人群不同:求稳的选优先级,适合三年内要用的教育金等不能亏损的钱;想博取超额收益且能承受波动的选劣后级,更适合长期不用的闲钱。之前帮客户王先生用优先级配置养老金,用劣后级配置子女创业金,既守住底线又把握机会。
我从业十年处理过上百例结构化产品配置,特别提醒大家:劣后级看着收益高,但需要专业风控能力支撑。现在点击右上角加我微信,送你一套《结构化产品风险评估手册》+《仓位攻守模型》,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位置。觉得讲解清晰请点赞,立即联系解锁你的专属配置方案。
发布于2025-8-22 06:21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