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容易把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和“到手利息”搞混。比如宣传的3%通常是年化利率,换算到每个月实际到手可能只有0.25%(3%÷12个月),而且还要看产品有没有封闭期。上月帮客户张姐做理财诊断时发现,她把某款90天期产品的3.2%年化收益当成了三个月的总收益,结果到账时发现金额不对。
看懂理财收益要抓住三个关键点:
1、确认收益类型:银行APP上月月盈、券商收益凭证这类产品,多是展示年化收益率。比如日富一日组合近一年年化3.8%,实际每月收益根据债市行情会有小幅波动,但每天都看得见收益进账更安心。
2、计算实际天数:很多产品按持有天数计息。假如投了10万买年化3%的月度理财,持有一个月实际到手利息不是250元,而是100000×3%×30365≈246元,遇到闰年还要多算1天。
3、比较同类产品:活期理财里货币三佳这类智能货基组合,近期七日年化稳定在2.6%左右,虽然略低于3%的宣传值,但胜在随取随用,能完美替代银行零存整取。
我在财富管理行业十年,设计了“活钱增值诊断方案”,能帮你快速算清实际到手收益,筛选出既保本又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点击右上角加微信,送你一份《理财避坑指南》,包含收益试算表和优质产品清单,用过的客户都说这样选产品才不会被数字游戏迷惑。觉得有用记得点赞,现在联系还能领限时福利哦。
发布于2025-7-27 12:31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