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传导链看汇率压力。美元贬值直接推高进口商品成本,像铜、原油这些"靠进口吃饭"的品种,最近沪铜持仓量已经悄悄突破50万手,说明资金在押注输入型通胀。但要注意国内政策工具箱很足,上周国储局刚宣布投放第三批铜储备,这种"政策顶"会压制上涨空间。
第二层要看资金跷跷板效应。美债暴跌往往伴随资金重新配置,近期农产品板块出现个有趣现象:豆粕期货持仓增加但价格滞涨,这说明产业套保盘和金融资金在掰手腕。这时候得盯住两个信号:1.油厂开机率是否回升 2.外资在农产品上的净多单变化。
具体策略建议分三步走:
1. 能源化工系可关注回调后的波段机会,但记住设好移动止损
2. 农产品重点跟踪油粕比套利,近期豆粕-菜粕价差已到历史低位
3. 黑色系暂时观望,等基建专项债数据落地
这种跨市场联动的复杂行情,更需要动态跟踪主力资金动向。我每天会更新美债-商品联动模型的关键指标,点我头像加微信可领取今日资金流向图,现在加入还能获得《跨境资金七日追踪》实战手册。
发布于2025-7-15 22:08 北京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70129809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