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不同基金平台的数据在筛选近一年下跌超 15% 的基金时,确实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方式及复权计算方法的不同。
在数据来源上,像天天基金、蚂蚁财富等大型平台,数据多取自公开披露信息,但部分平台可能因数据合作方不同,获取数据的时效性有别。例如,有的平台每日更新净值数据,而有的可能延迟 1 - 2 个工作日,这在统计近一年下跌幅度时,会导致起始和截止时间点的数据有细微差别。
数据处理方式也至关重要。计算基金近一年跌幅,需考虑分红、拆分等对净值的影响。一些平台采用简单净值计算,未将分红再投资等因素纳入复权处理,会使计算出的跌幅与实际有偏差。而专业金融数据终端如 Wind、Choice,运用复杂算法对数据深度清洗和校准,能提供更精准的复权净值数据。比如客户吴先生,曾在两个不同平台筛选同类型基金,一个平台未进行复权处理,显示某基金近一年跌幅 13%;另一个平台采用先进复权算法,该基金实际跌幅达 17%,与真实业绩表现更契合。
另外,基金分类标准的差异也会影响筛选结果。部分平台可能将某些风格特殊的基金错误分类,导致在同类筛选中,不符合实际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被纳入或排除。
宫玺老师拥有多年金融市场经验,在中山证券担任首席理财顾问期间,为 3000 多个家庭进行跨周期资产配置,通过动态再平衡策略,将组合波动率控制在年化 6% 以内,持续实现 8% 的复合收益率。现宫玺老师带领盈米叩富团队,团队自主研发的基金筛选引擎,内置专业复权因子校准模块,可接入多数据源交叉验证,确保筛选出的近一年下跌超 15% 基金数据精准。
若您想精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基金,避免因平台数据差异导致误判,点击右上角添加微信。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筛选服务,结合您的风险偏好,给出合理投资建议,助您把握投资机遇 。
发布于2025-7-14 14:45 北京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7310058203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