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量价共振系统
成交量突变+价格突破是关键信号。比如当5分钟K线放量突破前高,同时MACD在零轴上方二次金叉,这种多指标共振的胜率能提升30%以上。{CROSS(VOL,MA(VOL,5)) AND CLOSE>REF(HIGH,1)}这类组合条件能有效过滤假突破。
2. 自适应均线组
传统的5/15日均线已升级为动态参数。比如在波动大的品种上用EMA(7)+EMA(14),震荡行情改用WMA(10)+WMA(20)。最近有位做螺纹钢的学员,通过调整均线周期参数,2周内交易频率降低40%但盈利增加15%。
3. 波动率锚定策略
ATR指标不再是固定参数。现在更推荐用{ATR(14)*1.5}作为止损基准,同时结合布林带收窄程度判断爆发点。比如当ATR值突然放大到日均值的2倍时,往往意味着趋势加速。
这些指标单独用都有缺陷——RSI在单边行情会钝化,KDJ在震荡市频繁交叉。但通过量价确认+波动率过滤的组合,能显著提升信号质量。我去年实盘测试的“三因子短线模型”,就是用这套逻辑实现了68%的胜率。
对了,我整理了《2025短线指标组合实战手册》,包含6套经过压力测试的指标模板(文华/无限易/TB源码都有),点赞加微信送你一份。刚入门的话建议先从“均线+ATR”这个基础组合练起,别急着上复杂系统。
发布于2025-7-3 16:32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