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认购不一定“认购多少就拿到多少”,关键看有没有“超额”。比如基金公司定了募集上限100亿,结果大家一共认购了150亿,这时候就会按比例分配。打个比方像分蛋糕,原本切100块,结果来了150个人,每人只能拿到23块。如果没超额,就能全额拿到;超额了,就只能按比例拿。
具体分两步更清楚。
1. 基础层:先看“蛋糕大小”。买ETF前查基金公告的募集上限,比如某科技ETF写“首募不超过80亿”,这就是“蛋糕总量”。如果认购时总金额没超过80亿,你认购的5万就能拿到5万对应的份额。
2. 进阶层:关注“抢蛋糕的人”。如果ETF热度高,比如最近的半导体ETF,募集当天有120亿认购,超过80亿上限,就会按比例配售。比如你认购10万,配售比例是80亿120亿≈66.67%,最后实际拿到约6.67万份额。
上周帮王哥认购新能源ETF,他准备买15万,结果募集当天总认购额冲到150亿,上限是100亿。最后他按66.67%比例拿到10万份额,虽然没全额,但基金上市后涨了8%,比预期还划算。
线上只能说个大概,每个人认购金额、对流动性的需求都不一样。想知道具体某只ETF认购比例怎么算,或怎么避开超额风险,马上点击右上角加我微信,免费领《ETF认购避坑指南》,点赞的朋友还能优先约1对1定制“专属认购规划”,帮你更稳妥拿到想要的份额。
发布于2025-7-2 10:40 广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535591760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