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阶段,新引入的控股股东或持股比例较大的股票通常会有限售期。这是为了稳定公司的股权结构,确保控股股东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大量抛售股票,影响公司股价和市场信心。具体的限售期长短,会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监管要求等因素而定。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IPO和限售期的信息,可以联系我们国企券商的客户经理,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想要降低佣金可以联系客户经理协商,需要帮助或其他证券业务问题,点击头像微信联系王经理。国企券商在线指导。
发布于2025-5-30 11:29 西安
根据国内现行规定,IPO阶段新引入的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的股东,限售期主要分两种情况:如果是控股股东或实控人,上市后必须锁定36个月;如果是其他非实控人大股东(比如通过增资或受让入股),通常锁定期为12个月。但如果是申报前6个月内突击入股的,锁定期也会延长到36个月。另外,通过非公开转让方式获得的股份,解禁后首年减持不得超50%。
觉得这个解答有用的话欢迎点赞支持!如果需要具体分析您持股的限售规则,或者设计合规的减持方案,可以联系我提供一对一服务。我们作为上市券商,对股权结构设计和法规合规有丰富经验,能帮您避免操作风险。
发布于2025-5-30 11:30 北京
发布于2025-5-30 11:29 杭州
发布于2025-5-30 11:29 阜新
发布于2025-5-30 11:33 西安
在IPO阶段,新引入的控股股东或持股比例较大的股东通常会受到限售期的约束。在中国沪深主板市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限售期一般为36个月,从股票上市之日起开始计算。创业板和科创板市场也有类似的限售期规定,且对于上市时尚未盈利的创业板公司,限售期可能会更长。
此外,如果上市后股票的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持有股票的锁定期可能会自动延长。这样的限售期规定旨在维护市场稳定,防止大股东在短期内大量抛售股票,从而对股价造成重大影响。
香港股市也有类似的限售期规定,但具体期限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限售期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的正常运作。
发布于2025-6-3 14:12 渭南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机构持股比例高好还是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