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关于多晶硅期货在2025年下半年是否会大涨的问题,业内确实没有统一的结论,但我们可以结合当前产业趋势和逻辑进行深入分析。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观点和市场分析,以下是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核心观点: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存在,但驱动因素需非常强劲,且面临巨大的供应过剩压力。整体来看,除非出现重大转折点,否则大涨的概率相对较低。可能的路径是震荡筑底后温和回升。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供需基本面 (核心矛盾):
供应端 (巨大压力):
产能严重过剩: 2022-2024年是全球多晶硅产能的爆发式增长期。即使考虑部分项目延期或取消,到2025年,全球有效产能预计仍将远超实际需求。目前仍在供过于求的状态下挣扎。
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新投产的产能(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项目)具有显著的低成本优势(完全成本可能降至40,000-50,000元/吨甚至更低)。只要价格高于现金成本,产能关停意愿就很低。
产能出清缓慢: 高成本老旧产能的退出是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持续的价格低迷和全行业亏损才能实现供需再平衡。
需求端 (核心变量):
全球光伏装机增长: 这是多晶硅需求的核心引擎。业内普遍看好光伏长期增长,但2025年的具体增速是关键:
中国: “双碳”目标支撑装机量,但增速可能放缓,电网消纳、土地、配储成本等问题是制约因素。
欧洲: 能源转型决心强,但高基数下增速可能回落,宏观经济、补贴政策变化有影响。
美国: IRA法案提供长期动力,但贸易壁垒(反规避调查、UFLPA)、并网瓶颈等问题短期限制落地速度。
印度、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 增长潜力大,但体量相对较小,政策稳定性、融资能力是挑战。
N型技术转型: N型电池(TOPCon, HJT, XBC)占比快速提升,对高品质硅料(更高纯度、更低碳含量)需求增加。这可能带来一定的结构性机会或品质溢价,但难以扭转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
硅耗下降: 薄片化、金刚线细线化等技术持续降低单位GW装机所需的硅料量,相当于变相提高了供应量。
成本支撑:
多晶硅的主要成本是工业硅和电力。
工业硅自身也面临产能过剩压力,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电价波动(尤其是依赖水电的地区)会有短期影响,但整体能源成本可控。
核心逻辑: 在严重供过于求的背景下,成本支撑通常会被击穿。价格往往需要跌穿部分高成本产能的现金成本线,才能迫使产能退出市场,实现供需再平衡。2025年下半年能否稳定在成本中枢之上,取决于产能出清的程度。
库存水平:
产业链各环节(硅料厂、硅片厂、电池组件厂)的库存策略对短期价格波动影响显著。
如果产业链持续维持低库存策略,价格的波动性会加大。
如果硅料厂积累过高库存,会形成巨大的抛售压力。
政策与突发事件:
贸易政策: 主要市场(欧美印)的贸易壁垒(关税、反倾销/反补贴、涉疆法案等)直接影响中国硅料的出口和全球供需格局。
能源政策: 各国新能源政策的加码或退坡直接影响装机预期。
环保与能耗政策: 可能影响多晶硅或工业硅的生产成本或开工率。
地缘政治/极端天气: 可能扰乱供应链(如多晶硅生产或运输)。
期货市场特性:
金融属性: 期货价格受资金博弈、市场情绪、宏观经济(利率、汇率)影响加大。
预期先行: 期货价格反映的是对未来供需的预期。如果市场提前预期2025年下半年供需将显著改善(例如,产能大规模退出、需求超预期飙升),可能提前启动上涨行情。
业内人士的主流看法与情景推演:
基准情景 (概率较高):温和回升,难言“大涨”
观点: 2025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大概率处于筑底或温和回升阶段,但受制于庞大的产能基数,价格难以出现类似2020-2022年那样的暴涨行情。
逻辑:
经过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的煎熬,部分高成本产能被迫退出或检修,供给压力略有缓解。
光伏装机需求保持增长(虽然增速可能放缓),支撑硅料消耗量。
价格可能围绕主流产能的成本线(或略低于成本)波动,行业整体处于微利或微亏状态。
期货表现: 期货价格可能较现货有小幅升水,反映远期改善预期,但幅度有限。区间震荡为主,单边持续大涨驱动不足。
乐观情景 (大涨可能,但需强驱动):
观点: 如果出现以下强驱动因素共振,大涨是可能的:
需求端超预期爆发: 全球光伏装机增速远超当前预测(如突破400-500GW/年),消化过剩产能。
供给端超预期收缩: 突发大规模、不可逆的产能退出(如长期电价飙升、重大事故、极端严格的环保政策导致成片停产)。
重大政策利好: 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出台力度空前的刺激政策。
产业链极端低库存+补库周期启动。
期货表现: 期货价格可能率先反应,涨幅可能显著大于现货,波动剧烈。
悲观情景 (持续低迷):
观点: 如果产能退出极其缓慢,而需求增长显著低于预期(如全球宏观经济严重衰退、贸易战升级、技术路线出现颠覆性替代),那么供过于求的局面将持续,价格可能长期在成本线以下运行,甚至进一步探底。
期货表现: 期货价格承压,可能持续贴水现货,或低位震荡阴跌。
总结与建议:
大涨的难度极高: 2025年下半年多晶硅期货价格要出现“大涨”,需要非常强劲的需求驱动或非常剧烈的供给侧收缩。在当前已知的产能扩张计划下,供应过剩是主要矛盾,这极大地压制了价格的上行空间。
温和复苏可能性较大: 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经过痛苦的产能出清(主要在2024-2025年上半年),市场供需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走向弱平衡,价格从底部区域温和回升,但绝对价格水平和涨幅有限。
关注核心变量:
产能退出进度: 持续跟踪高成本产能的关停情况、新产能投放是否大幅低于预期。
全球光伏装机数据: 特别是关键市场(中欧美印)的实际落地速度和政策变化。
产业链库存: 硅料环节的库存水平是供需紧张的晴雨表。
成本曲线变化: 掌握不同产能的成本位置,判断价格底部的支撑强度。
N型渗透率及品质要求: 是否对高品质硅料形成持续的、显著的溢价。
政策与突发事件: 密切关注贸易政策、环保政策、地缘政治等扰动因素。
期货操作建议:
谨慎看待“大涨”预期: 不宜盲目押注单边大幅上涨。
趋势交易难度大: 在供需寻求再平衡的过程中,价格波动可能呈现复杂的震荡格局,趋势性机会不明朗。
关注结构性机会/套利: 例如不同品质硅料价差、期现套利、跨期套利等机会可能比单边方向更清晰。
严格风控: 多晶硅期货波动性可能较大,参与者务必做好风险管理,设定止损。
最终结论:
除非出现需求端远超预期爆发或供给侧出现灾难性收缩等极端情况,否则多晶硅期货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持续性、大幅度上涨的概率相对较低。更可能呈现的是在供需逐步弱平衡过程中,价格从底部区域震荡回升的格局,温和复苏是主基调。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上述核心变量的动态变化,并结合期货市场的金融属性审慎决策。
深夜盯盘时,看到硅料价格又一次跌破成本线,不禁回想起两年前行业高光时刻的狂热。产能扩张的车轮一旦启动就很难停下,甚至部分新项目在明知过剩的情况下依然被迫投产——厂房建了、设备定了,停下来损失更大。真正的价格拐点往往出现在大多数人绝望离场之后,而2025年下半场的剧本,或许正取决于未来12个月里会有多少产能真正退出牌桌。
希望以上分析能帮你更理性地看待市场预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市场变幻莫测,保持谨慎总是对的!现在多晶硅期货可以手机开户,多晶硅期货开户仅需要身份证和银行卡。
在我司开户还可以享受到优惠的多晶硅期货手续费,优惠的多晶硅期货保证金,每天提供多晶硅期货的交易建议。
发布于2025-7-23 11:19 曲靖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