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清盘是指基金因不符合运作条件或主动终止而停止运作,并将剩余资产按份额分配给投资者的过程。
以下是基金清盘的主要触发条件:
一、规模与持有人数量不达标
开放式基金
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若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清盘。
持有人数量不足200人:若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少于200人,同样可能清盘。
发起式基金
成立满3年后,若规模仍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并清盘,无需持有人表决。
二、合同到期或主动终止
合同期满
封闭式基金在存续期结束后未申请延期的,自动清盘。
主动终止
基金管理人因经营调整(如公司解散)、业绩长期低迷(如连续跑输基准)或合同约定的其他事由,可提议清盘。
三、强制清盘(监管要求)
若基金涉及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如内幕交易、挪用资金),监管机构可强制终止运作。
四、其他特殊情况
基金托管人缺失
若基金托管人无法履行职责且无替代方,可能触发清盘。
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
基金份额持有人可投票决定是否终止基金。
五、补充说明
清算费用:清盘时需扣除审计、律师等费用,剩余资产按比例分配。
投资者应对:
关注基金规模(如长期低于1亿元需警惕)。
查看基金合同中的清盘条款(如第十九、二十条)。
总结
基金清盘的核心条件是规模过小(<5000万)或持有人不足(<200人),其次是合同到期或主动终止。投资者应避免长期持有“迷你基金”,并关注基金公告以规避清盘风险。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于2025-5-28 11:59 杭州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601626975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