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和抵质押物,境外金融机构难以通过传统风控模型评估信用风险。跨境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如企业在境外的经营数据、法律合规记录难以获取。2. 融资渠道有限传统渠道依赖银行贷款,但中小企业因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难以满足银行授信要求。境外资本市场门槛较高,发行债券或股票需符合严格的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中小企业适配性低。3. 政策与监管壁垒外汇管理政策(如跨境融资额度限制、资金用途监管)增加操作复杂度。不同国家的法律差异(如担保物权属认定、跨境违约处置)导致融资合同执行难度大。4. 汇率与利率风险跨境融资常以美元、欧元等外币计价,中小企业缺乏专业对冲工具,易受汇率波动冲击。境外市场利率波动(如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推高融资成本,加剧企业偿债压力。5. 担保与流动性问题跨境担保品流通受限(如境内资产难以直接用于境外融资质押),且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较少。境外融资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流动性支持不足,短期资金周转困难时易引发债务危机。
发布于2025-5-27 09:03 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