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遭遇市场大幅波动时,操作策略需根据波动根源、持仓基金特性和个人投资目标综合判断。
首先需穿透分析波动原因。若由短期流动性紧张或市场情绪恐慌引发(如季末资金面收紧导致债市调整),且基金持仓券种资质良好(如AAA级国企债、利率债占比超70%),可保持持仓并通过时间消化波动,此类情况通常1-3个月内会随市场情绪平复而修复净值。但若波动源于利率趋势性上行(如美联储加息周期传导至国内)或持仓资产出现实质性信用风险(如重仓债券发行人评级下调),则需重新评估基金策略的适应性,必要时调整持仓结构。
操作层面建议分步应对:当单日跌幅超过0.5%或连续3日累计回撤超1.5%,应立即核查基金公告和定期报告,重点观察是否发生大额赎回、持仓债券违约等异常。若基金杠杆率超过120%、利率债占比低于50%,且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突破近三年中枢值(如从2.8%升至3.2%以上),则需降低仓位至原持仓的50%-70%,将部分资金切换至久期更短(1年以内)、信用风险更低的同业存单基金或货币基金。若波动中基金最大回撤仍显著低于同类平均水平,且基金经理已通过降低久期、增配高流动性资产主动应对,则可维持定投或逢跌分批补仓,利用“下跌攒份额”机制摊薄成本。
同时,我这里有最新超低开户佣金福利,限时优惠,还有年化收益6%的理财券可以买,欢迎右上角添加微信一对一解答。
发布于2025-5-14 2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