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一般储蓄客户理解的银行理财,无非传统保本理财和保息理财。目前除了银行,各大券商也拥有品类丰富、自营自主的理财产品。
但是目前银行理财经过2022年新规发布以来这三年的市场逐步清退,传统保本理财即由银行承诺保本,收益预先锁定的理财产品已基本销声匿迹。
按照大家容易理解的资产配置进方向行分类,按风险从低到高排序,银行理财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类:
1、现金管理类理财:
此产品资金基本投向货币市场,大家耳熟能详的银行存单、逆回购、货基(货币类基金)都属于此类,其风险等级相对最低,一般为R1(低风险),具有收益相对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相对较小的特点,一般作为资产配置中平衡风险的核心之一考虑。市场年化现在一般也在2%左右(由于受到上半年央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利率普遍下调)。此类资产普遍适合中长期持有。
2、债券类理财:
字面意思,资产主要配置于债券市场:国债、优质企业债券、固收基金为代表的产品。大家平时经常听的名字应该是固收/固收+,前者好理解,后者就是在前述的基础上配置少量的可转债/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增加波动性的情况下也提高了预期年化,但是整体风险依旧能够控制在R2(中低风险)以内,属于投资者相对更能接受风险和收益相权衡后的理财之一,也比较适合中长期持有,年化集中在3%左右。
3、混合类理财:
顾名思义啊,把固收类、权益类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其中股票≤40%),权益类配置比例显著高于固收+的理财产品,已各类混合基金为主,它们普遍聚焦各个热门行业板块、大盘指数,获取收益,年化普遍在4%~6%。秉持着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关系,这类理财可以成为大众理财的收益来源主力,但并不适合高比例配置。
4、权益类理财
这基本上是银行/券商理财当中收益和风险最高的一档了(R4~R5/中高风险~高风险)。其资产配置相对激进,权益类资产配比≥80%。常见的一些特定行业板块/概念ETF、小盘指数ETF,都是此类的代表。这类产品除非本身就是看好行业或指数中长期景气,不然本身较大的风险可能并不适合普通理财人群长期持有。适合少量配置。
此外,目前银行/券商的理财很多都没有封闭期了,但是提前赎回很可能需要支付赎回费用,只要事先对产品进行了解,就可以有效避免流动性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另外我再说一下定期/大额存单的利率情况,目前三年定期很难过2%这条线,三年期的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基本在2%~2.5%,少数小银行能做到2.8%,但是很难会过3%。希望大家查亮双眼,对异常收益提起十二分警惕。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若您配置理财的需求可以联系客户经理,帮助您合理的配置理财资产已竟可能的降低系统性风险,为您带来良好的体验。
发布于2025-6-13 13:21 上海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