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保底” 体现在可转债的债券属性上。只要发行公司不出现违约情况,投资者持有可转债至到期,就能按照约定收回本金并获取一定利息收益。例如,某可转债面值 100 元,票面利率为 2%,剩余期限 3 年,若投资者持有到期,在不考虑利息再投资的情况下,到期可获得本息共计 100 + 100×2%×3 = 106 元。即便在持有期间,正股价格大幅下跌,可转债价格也不会无限下跌,而是会向其纯债价值靠拢,纯债价值可通过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得出,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本金安全的底线保障。
“上不封顶” 则源于可转债的转股特性。当正股价格持续上涨时,可转债投资者可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从而分享正股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比如,某可转债转股价格为 10 元,正股价格从 10 元上涨至 20 元,此时可转债的转换价值大幅提升(转换价值 = 可转债面值 ÷ 转股价格 × 正股价格),投资者转股后持有的股票市值翻倍,而可转债价格也会跟随正股价格上涨,理论上正股价格上涨空间无限,可转债投资者的收益也没有上限。
发布于2025-4-26 23:11 武汉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58156177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