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可转债风险低于股票但高于债券,主要风险包括价格波动、强制赎回与正股下跌,需结合转股价值、溢价率与条款设计综合判断,新手需警惕“双高转债”陷阱。
一、可转债的三大核心风险
1.价格波动风险
案例:2023年某转债因正股连续涨停,转债价格从110元飙升至200元,但随后正股回调,转债跌至130元,波动远超普通债券。
逻辑:转债价格=转股价值×(1+溢价率),溢价率越高(如>50%),波动风险越大。
2.强制赎回风险
规则:若正股连续15-30个交易日收盘价≥转股价130%,公司有权按103元强制赎回。
后果:若投资者未及时转股或卖出,可能以200元买入的转债被103元赎回,亏损近50%。
3.正股下跌风险
数据:转债价格与正股相关性超80%,若正股暴雷(如业绩亏损),转债可能跌破面值(如90元以下)。
二、风险控制与选债策略
优先选“三低转债”:
低价格(<110元)、低溢价率(<20%)、低剩余规模(<3亿元),如某转债当前价108元,溢价率15%,安全边际较高。
避开“双高转债”:
高价格(>150元)+高溢价率(>50%),如某转债价180元,溢价率80%,泡沫风险大。
关注条款设计:
选择下修条款宽松(如“连续10日低于转股价85%即下修”)的转债,提升转股概率。
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但需警惕高溢价与强赎风险。右上角加微信,获取转债估值模型与强赎预警工具,助您规避风险、精准套利!
发布于2025-4-24 16:51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3381154379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