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人均碳排放:公共交通具有大运量的特点,相比私家车,单位乘客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更低。一辆公交车可搭载数十名乘客,而一辆私家车通常乘坐 1 - 5 人,同等运输量下,公交车的碳排放远低于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乘坐地铁、公交车、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有效减少城市交通领域的人均碳排放 。
缓解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通常包括设置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站点布局、提高公交服务频率等措施,这些措施能够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吸引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从而减少道路上的私家车数量,缓解交通拥堵状况。车辆在拥堵状态下频繁启停,会增加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缓解拥堵可降低交通领域的整体碳排放 。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新能源公交车、电动轨道交通车辆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应用将不断增加。这将促进交通领域能源结构从传统燃油向电力等清洁能源转变,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例如,电动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实现零尾气排放,若电力来源为可再生能源,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甚至零碳运行 。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公共交通的发展往往会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公共交通站点为核心进行城市开发,形成 “公交导向型” 发展模式(TOD 模式)。这种模式缩短了居民出行距离,减少了不必要的交通出行需求,从源头上降低了城市交通碳排放 。
促进绿色出行文化形成: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提供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改变市民的出行习惯,培养绿色出行文化。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公共交通作为首选出行方式时,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低碳出行的良好氛围,推动城市实现碳中和目标 。
发布于2025-4-23 16:07 武汉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581561771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