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域规划:需要科学合理划分低空空域,明确不同类型飞行活动的空域范围,避免冲突。设置专门的低空飞行通道,连接城市重要区域(如机场、商务中心、旅游景区),保障低空飞行顺畅。同时,要考虑空域与城市地面交通、建筑等的协调,防止低空飞行对地面设施造成安全隐患。
基础设施布局:
机场与停机坪:根据城市功能需求与人口分布,规划通用机场、直升机停机坪位置。在城市中心区域,可在大型医院、高层建筑顶部设置直升机停机坪,用于医疗救援、商务出行等。在城市郊区,合理布局通用机场,方便开展各类低空经济活动,同时要考虑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衔接,便于人员与物资转运。
飞行服务站:合理规划飞行服务站布局,确保其能有效覆盖服务区域,为低空飞行提供气象信息、飞行计划审批、应急救援协调等服务。飞行服务站应与机场、停机坪等设施协同布局,提高服务效率。
土地利用:预留低空经济发展用地,包括飞行器制造企业用地、航空主题产业园区用地等。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可将部分闲置土地改造为低空经济相关设施用地,如将废弃工厂改造为无人机测试场地。同时,要平衡低空经济用地与城市其他功能用地需求,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环境与安全:考虑低空飞行噪音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在规划时设置噪音隔离区。加强对低空飞行器安全监管设施规划,如建设低空飞行监测雷达站,保障低空飞行安全,维护城市安全秩序。
发布于2025-4-18 11:49 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