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其实,可转债在2017年底时就火过一次,当时是因为证监会修订再融资相关规定,从定价规则、融资规模、频率等多方面对定增融资进行限制。自从当时定增发行受到限制后,部分上市公司便把目光投向了可转债。
什么是可转债?
从概念上来说,可转债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简称,通常利率较低,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
从操作上来看,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因为它具有债权和股票期权的双重属性,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债权转换成公司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所以投资界有人形容,可转债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能保证本金的股票。
可转债的发行期限一般是1-6年(一般多为6年期),上市半年后可以自由转换成股票。
可转债的债券属性可以保护投资者本息收益,而且当可转债价格高于转股价格时,债券价值随股票价格上涨,被称为“攻守兼备”的投资品种。
买卖可转债有两种方式:
申购和二级市场交易
与股票申购和二级市场交易不同,可转债申购额度不与市值挂钩,申购时无需缴付申购资金。当然,投资者申购债券中签后,也需要根据中签结果履行资金交收义务,确保其资金账户在T+2日日终有足额的认购资金。
而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其特点较为突出。
特点一:“没有涨跌幅限制”。这就是为什么可以看到有一天暴涨70%的情况,当然跌起来,也同样可能具有较大幅度。
特点二:T+0交易。A股交易现在是T+1的,当天买的股票,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可转债不同,可以当天买当天卖,并且没有交易次数限制。这也就是为什么换手率可能超高的原因。
希望以上解答对您有所帮助。
发布于2021-9-27 16:32 上海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