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保险条款的隐藏风险,核心建议是别被“高收益”“避税”等宣传话术带偏,务必逐条核对以下关键点,具体细节可右上角加微信发你合同对照模板。这里总结几个内地人最常踩的坑:
“分红7%”可能是画饼
演示收益用“乐观假设”计算,实际分红看保险公司投资能力。比如某产品宣传复利7%,但条款里“非保证收益”占80%。香港保司官网可查历年分红实现率。
汇率波动可能吞掉收益
港险用美元/港元计价,人民币若持续升值,多年后换回钱可能缩水。
健康告知挖坑
香港保险要求“无限告知”(没问到的病也要主动说),和内地“有限告知”完全不同!曾有客户因5年前的体检结节没告知,直接被拒赔。
提前退保血亏
储蓄险前5年退保可能损失50%本金,部分产品甚至前10年现金价值都低于已交保费。
结论:香港储蓄分红险在多元货币转换、长期复利上确实有优势,但一定要货比三家。比如友邦、保诚的“无限次更换受保人”功能,能实现财富三代传承;安盛、宏利支持保单拆分成多币种,应对汇率风险更灵活。具体哪家适合你?加微信发香港10大保险公司对比表,教你用合同关键字避坑。
发布于2025-3-12 11:38 免费一对一咨询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8332258950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