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股票被实施ST(特别处理)或*ST(退市风险警示)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情况:
一、财务类风险警示
1.净利润与营收不达标
①主板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②创业板/科创板公司: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2.净资产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3.财务造假
①一年内财务造假金额≥2亿元且占比≥30%。
②连续两年造假金额合计≥3亿元且占比≥20%。
③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直接退市。
4.审计报告异常: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规范类风险警示
1.资金占用: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资金占用金额≥2亿元,或占净资产绝对值≥30%,且未按期整改。
2.内控缺陷:连续两年内控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第三年仍未改善。
3.控制权无序争夺:因控制权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有效信息。
4.分红不达标
①主板:连续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总额<5000万元。
②创业板/科创板:总额<3000万元(研发投入达标可豁免)。
三、经营类风险警示
1.主营业务停滞:最近一个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未正常运营,或扣非净利润为负值。
2.生产经营严重受阻:生产经营活动受重大影响且预计3个月内无法恢复。
3.重大违法违规:涉及欺诈发行、信披重大违法,或危害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等行为。
四、其他风险警示
1.市值退市: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5亿元。
2.失信与司法风险: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
如果上市公司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其股票可能会被实施ST或*ST。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应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以规避潜在风险。
相关问题可随时加微信交流,提供一对一解决方案。
发布于2025-4-9 13:12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