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当银行存款利率下降时,可以通过投资债券、基金、股票、保险及进行合理资产配置等方法来尝试让自己的收益变高。如果想了解理财更多相关信息,可以提前上网联系客户经理,选择适自己的理财产品,免费一对一服务。
提高收益的方法:
1.债券投资
国债:国债由国家信用背书,安全性极高。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时,国债利率可能相对更有优势,且期限多样,有 3 年期、5 年期等。
企业债券:企业债券的收益率一般会高于国债,不过要选择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债,以降低违约风险。一些大型优质企业发行的债券,信用评级高,收益也相对可观,可能比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高 1 到 2 个百分点。
2.基金投资
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风险和收益一般介于货币基金和股票基金之间。在利率下行环境中,债券价格可能上涨,从而推动债券基金净值上升,获取较为稳定的收益,长期平均年化收益率可能在 4% 至 6% 左右。
股票基金:如果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股票基金是追求较高收益的选择。它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受股市行情影响较大。在市场行情较好时,股票基金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比如在股市上涨的年份,部分股票基金的收益率能达到 20% 甚至更高,但也要做好可能面临较大亏损的准备。
3.股票投资
蓝筹股:对于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蓝筹股是可以考虑的。蓝筹股一般是行业龙头企业,业绩稳定,抗风险能力强,股息分红也较为可观。长期持有蓝筹股,不仅可能获得股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还能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
成长股:成长股是指那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公司股票。虽然风险相对较高,但如果公司发展良好,股价可能会大幅上涨,带来丰厚的收益。例如一些新兴科技领域的成长股,在过去几年中股价成倍增长,但需要投资者有较强的研究分析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4.保险投资
增额终身寿险:具有保额和现金价值逐年递增的特点,收益写进合同,安全性高。长期持有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一般 IRR(内部收益率)可以达到 3% 至 3.5% 左右,且资金灵活性相对较好,可通过减保等方式支取现金价值。
年金险: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频率给投保人支付保险金。适合长期规划,如养老、子女教育等,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收益相对稳定,部分年金险搭配万能账户,还能实现资金的二次增值。
以上是银行存款利率下降,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收益变高?的回答,如果您对银行理财有任何疑问,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我的微信。从业10年以上的经验,我将根据您的需求提供专业投资建议,帮助您规避投资风险,全程伴投服务让您的投资更安心!
发布于2025-2-14 19:21 深圳
 当前我在线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直接联系我
        
 
                        
 
                 分享
分享
                         注册
注册 1分钟入驻>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关注/提问
                         
                         咨询TA
咨询TA
             
                    
                     
                         13025051729
13025051729                     
                                                
                                             
                                                                                                     
                         首发回答
首发回答
                                         
                 
             秒答
秒答 关注
关注
             分享
分享
                 追问
追问
                 
             踩
踩             举报
举报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1083
1083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